民進黨歪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 戴瑞君:意在排除“臺獨”法理障礙
中新社北京11月6日電 (記者 陳建新)聯大第2758號決議是國際社會確認一個中國原則的重要法理依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研究員戴瑞君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指出,民進黨當局頻繁在這份決議上做文章,試圖挑戰國際社會公認的歷史與法理事實,意在為“臺獨”排除法理障礙。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通過革命推翻國民黨政權建立的新政權。
戴瑞君表示,這一通過革命成功取得政權的政府繼承,其法律效果是,在所有影響中國在國際上的權利和義務的事務方面,包括在國際組織的代表權方面,均應由新的政府來代表中國。
新中國成立伊始,周恩來總理致電聯合國要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聯合國代表整個中國,但因美國等國持續阻撓未果。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再次將“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問題列入議程。
“在該議程下,美國主導的所謂‘重要問題’提案和‘雙重代表權’提案先后被聯合國大會否決和推翻。”戴瑞君表示,而阿爾巴尼亞和阿爾及利亞等23國提出的“兩阿提案”獲高票通過,成為聯大第2758號決議。“表決程序和過程,在聯合國檔案中均有詳細記載。第2758號決議的通過合法有效,經得起歷史檢驗。”
對于民進黨當局聲稱該決議“未提及‘臺灣’字樣,未排除臺灣參與聯合國體系”,戴瑞君直言,民進黨當局故意歪曲決議。“事實上,聯大第2758號決議之所以不提‘臺灣’,是經過審慎論證和考慮的結果。”
“決議處理的是包括臺灣在內的全中國的代表權問題,完全沒有必要專門提及作為中國一部分的臺灣。”她進一步指,文中不提“臺灣”,恰恰體現了聯合國組織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尊重,以及對不干涉內政原則的嚴格遵守。
戴瑞君說,臺灣地位問題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時就已經徹底解決。《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書》明確了“日本把臺灣歸還中國”的法律義務,三者共同構成規定了日本及同盟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對各方均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各方均應善意履行。“從1945年起,中國恢復了對臺灣的主權,自此這一地位從未發生改變。”
在她看來,聯大圍繞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的討論過程進一步鞏固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共識。
“中國在聯合國代表權問題的真正爭議主體,是主張各自有代表權的雙方: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蔣介石集團。”不過,戴瑞君直言,無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還是蔣介石集團,都主張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爭議雙方在這一問題上的共識,在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的整個討論過程中從未改變。辯論過程讓這一事實更為明確,也令國際社會周知。
不僅如此,此后通過的聯大第2758號決議,對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均具有法律約束力。聯合國各機關、各專門機構均應將該決議作為其行事準則。
“事實上,聯合國機關及聯合國各專門機構在處理涉及與臺灣相關的事務時,都遵循聯大第2758號決議及其所體現的一個中國原則。”戴瑞君舉例,作為承載著統一處理所有聯合國官方文件職能的聯合國秘書處,其法律事務辦公室出具的法律意見強調,聯大第2758號決議通過以來,聯合國視“臺灣”為中國的一個省,不享有單獨地位。
她還提到,截至2025年1月底,183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都在建交條約中載入聯大決議的核心內容,承諾在一個中國原則框架內處理與臺灣的關系。“按照‘條約必須信守’的習慣國際法規則和‘禁止反言’的一般法律原則,各建交國均有義務不再提出‘兩個中國’‘一中一臺’或所謂‘臺灣的國際代表權’等問題。”
戴瑞君強調,美國等外部勢力與民進黨當局歪曲炒作聯大第2758號決議的行為,罔顧歷史事實,蓄意曲解法理,并憑借其在英語世界的傳播力不斷混淆視聽。這不僅是對國際法治的破壞,甚至包藏蠶食戰后國際秩序的居心,國內外有識之士應高度警惕。(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06日 20:12:53
- 2025年11月06日 14:05:51
- 2025年11月06日 12:26:29
- 2025年11月06日 07:30:30
- 2025年11月05日 23:22:41
- 2025年11月05日 22:52:11
- 2025年11月05日 21:32:56
- 2025年11月05日 19:06:03
- 2025年11月05日 18:43:57
- 2025年11月05日 14:56:41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