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老友們的重逢——海協會與臺海基會前高層人士會面側記
中新社上海11月6日電 題:一次老友們的重逢
——海協會與臺海基會前高層人士會面側記
中新社記者 張楊彬 郎佳慧
“老朋友,很高興又見面了。”
兩岸關系回顧與展望座談會4日在上海舉行。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張志軍笑著上前握住臺灣海基會前董事長、臺灣中華民族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的手。他們是相識多年的老友,再次相逢,兩人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參加座談會的還有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李亞飛、李文輝,以及臺海基會前副董事長陳長文、邱進益、周繼祥等,其中多數曾參與“汪辜會談”及兩會協商。
活動開始前,他們互相問候,一起聊家常。數十載間,他們相逢于兩岸關系的諸多關鍵節點。如今,幾人已年至七八旬,共同親歷的往事依然歷歷在目。
“1949年以來,臺海形勢經歷了一個從緊張對峙到緩和改善、進而走上和平發展道路、不斷克難前行的過程。”張志軍在座談會上說,“九二共識”是兩岸關系發展的政治基礎和臺海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只有堅持“九二共識”,兩會協商才能得以恢復和推進,兩岸同胞的利益才能得到充分維護。林中森也表示,期盼兩岸炎黃子孫秉持民族大義,貫徹“九二共識”,共促兩岸和平融合發展,造福兩岸同胞。
座談會后,一行人參訪外灘和平飯店,登上天臺欣賞陸家嘴“三件套”。晚風微涼,張志軍貼心提醒林中森把外衣扣好。當他看到邱進益身著筆挺呢子大衣、戴著精致圍巾時,不禁笑道:“這打扮用上海話講叫‘老克勒’,很有腔調嘛。”一句親切調侃,引得眾人都笑了起來。
和平飯店的博物館內,陳列著過去眾多政要在此參加會談或下榻的紀念物,其中不乏與臺灣相關的重要見證——1998年,時任海協會會長汪道涵與臺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和平飯店和平廳會晤;2014年,張志軍也曾與時任臺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在此茶敘,氣氛輕松。
看著展陳,邱進益憶起往事,他曾形容汪辜二人為“絕配”。“汪道涵先生喜好看書,是典型的中國讀書人;辜振甫先生是個儒商,修養很好。兩人同好京劇,經常相互題詞,可謂惺惺相惜。”
他還談起1993年“汪辜會談”前夕“誰先拜會誰”的佳話。“辜先生是客人,年紀又比汪先生小,應該前往拜會主人,到門口時汪先生出來迎接,先彼此介紹,再并排進入會場。”邱進益說。
張志軍說道:“若日后兩岸關系能重回2008至2016年的那段時光,常來常往就不再分先后了,就像鄰居串門,敲敲門就能進來。”
2005年年初、年末,辜振甫與汪道涵兩位先生相繼離世。
深秋的上海福壽園,桂花靜放,清香浮動。5日一早,張志軍與林中森一行前往祭拜汪道涵先生。汪老塑像置于繁花簇擁之中,他身著筆挺西裝,頭發梳得一絲不茍,深邃的目光凝望遠方,矍鑠神采與慈祥笑容,一如生前模樣。
張、林二人并肩而立,身后是兩岸同仁及汪老后人。“全體肅立,默哀致敬。”園內寂靜,唯聞風聲。二人上前整理花籃緞帶,動作莊重。
“一鞠躬,緬懷先生功績,銘記歷史;再鞠躬,傳承先生精神,共促統一;三鞠躬,祈愿兩岸團圓,民族復興。”俯仰之間,是跨越海峽的共同追思。金色的桂花花瓣不時飄落,仿佛也在致以無言的敬意。
5日下午,林中森一行啟程前往蘇州等地參訪,張志軍等與之話別。
他們緊緊握手,互道珍重,期待下一次重逢,不會相隔太久。(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06日 20:12:53
- 2025年11月06日 14:05:51
- 2025年11月06日 12:26:29
- 2025年11月06日 07:30:30
- 2025年11月05日 23:22:41
- 2025年11月05日 22:52:11
- 2025年11月05日 21:32:56
- 2025年11月05日 19:06:03
- 2025年11月05日 18:43:57
- 2025年11月05日 14:56:41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