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這件事情要“采取超常規措施”
“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要求“完善新型舉國體制,采取超常規措施,全鏈條推動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高端儀器、基礎軟件、先進材料、生物制造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決定性突破。”
“采取超常規措施”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并明確指向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高端儀器等重點領域,彰顯的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緊迫感和堅定決心。
審視自身,這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產業鏈韌性的迫切要求。科技創新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驅動力。“十四五”時期,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我國產業向“新”而行、向“高”攀登,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越往產業鏈尖端走,需要自己摸索的路就越多,面臨的國際競爭也越激烈。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也討不來。在一些領域,由于產業基礎能力建設不強,突出短板和重點瓶頸對產業發展的制約愈發凸顯。比如,電子信息產業就受到“缺芯少魂”困擾。因此,只有解決重點領域的“卡脖子”問題,才能讓產業發展建立在穩固的“地基”之上,不斷提升我國發展的獨立性、自主性、安全性。
洞察外部,這是直面錯綜復雜國際形勢的積極作為。當前,逆全球化、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暗流涌動,個別國家大搞科技霸凌,強推“脫鉤斷鏈”,筑起“小院高墻”,給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造成威脅。過去五年,應對外來封鎖打壓,我們奮力突圍,科技成果持續涌現,印證了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部署的成效。未來五年,我國面臨的封鎖打壓可能進一步收緊,迎接可能來臨的風高浪急挑戰,必須加快自主創新的步伐。
再看趨勢,這也是對科技前沿競爭態勢的深刻認識。眼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突破,全球科技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期。人工智能、先進材料、量子信息、生物制造等戰略性前沿技術,正深刻重塑著全球的創新格局和產業形態。未來五年,大國競爭日益向高精尖領域集中,誰占據了科技創新制高點,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建立“護城河”,誰就能在發展中獲得更大主動權。在新能源等部分領域,我國已形成先發優勢,開辟新領域制勝新賽道,還需抓好科技這一關鍵變量。
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讀懂“十五五”創新發展的時與勢,“超常規”就不單單是一次政策表述的升級,而是統籌國家發展與安全,參與全球科技競爭的深刻動員。
“超常規”,從方法上看,意味著有必要打破路徑依賴。這要求在總結以往經驗基礎上,優化科研投入模式、研發體系,在更高層次上加強政策協同,構建更有利于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創新生態。
“采取超常規措施”,需發揮好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卡脖子”技術通常具有開發周期長、投資大、風險高等特點,眼下國際競爭日趨激烈,部分國家的圍堵打壓不停,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優化配置創新資源,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才能盡快補上關鍵核心技術的短板。從大飛機、大游輪再到盾構機,一系列“國之重器”的突圍證明,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是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關鍵。接下來,還需持續優化資源配置,實施有組織的科研攻關,以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為牽引,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形成全國一盤棋的攻堅格局。
“采取超常規措施”,指向的是在“全鏈條”上發力。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高端儀器等重點領域,涉及產業鏈條長、涵蓋的技術門類多。從零部件、元器件、材料到軟件、工藝等,任何一個技術或產品受制于人,都可能處于被動。我國面臨的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子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有搞清楚。這意味著,“十五五”時期,需加強基礎研究,為原始創新提供持續滋養,通過構筑起自主可控的核心創新力、供應鏈,夯實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采取超常規措施”,離不開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環境。引導和鼓勵科研人員勇闖科技創新“無人區”,相應的支撐和評價體系要跟上。破立并舉,健全分類評價體系和考核機制,完善科技獎勵、成果賦權等激勵制度,充分激發創新創造活力,讓科研人員心無旁騖研究“大問題”。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是關鍵核心技術應用落地的載體。一方面要推動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另一方面也需財稅金融等政策的協同支撐。比如,通過提高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加大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力度等方式,讓企業創新“輕裝上陣”。
“擁有強大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有力支撐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這是建成科技強國必須具備的基本要素之一。現在距離實現建成科技強國目標只有10年時間,未來五年是十分關鍵的攻堅期。形勢逼人、使命逼人、挑戰逼人。從高端裝備、工業軟件到人工智能大模型,“十四五”時期,我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就喜人。“采取超常規措施”持續發力,相信經過未來五年的奮斗,更多“卡脖子”問題將被解決,更有底氣的科技創新,將為引領新質生產力、促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10日 15:00:55
- 2025年11月10日 13:53:48
- 2025年11月10日 11:03:18
- 2025年11月10日 10:53:59
- 2025年11月10日 10:23:59
- 2025年11月10日 10:22:45
- 2025年11月10日 09:33:18
- 2025年11月09日 13:20:57
- 2025年11月08日 19:14:54
- 2025年11月08日 16:48:14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