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文化中國行)古窯燃新火 千年制瓷技藝薪火相傳

分享到:
分享到:

(文化中國行)古窯燃新火 千年制瓷技藝薪火相傳

2025年06月12日 19: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社景德鎮6月12日電 題:古窯燃新火 千年制瓷技藝薪火相傳

  中新社記者 李韻涵

  “點火咯!”隨著窯工們將火把扔進窯中,有著數百年歷史的明清御窯青窯12日重燃窯火,這也是該窯今年首次開燒。

  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6月第二個星期六)即將到來之際,“薪火相傳——景德鎮明清御窯青窯復燒點火暨風火窯開窯儀式”當日在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內舉行。

6月12日,景德鎮明清御窯青窯在古窯民俗博覽區復燒點火。中新社記者 李韻涵 攝

  “青窯是明清御用瓷窯之一,專門燒制小件青花瓷,也是明清御廠數量最多的瓷窯。”景德鎮古窯文化研究院院長周榮林表示,明清御窯廠按照燒制品的不同,營造了“六式窯”,為瓷制品的燒成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了解,青窯每窯可燒制青花瓷器三百余件,品種有碗、盤、碟等,器型多種多樣,能滿足明清宮廷的大量需求。

  “點火之前要將坯體逐一入匣安置,再將匣缽層層碼放至窯頂,此為滿窯。”周榮林稱,此次明清御窯青窯復燒的火路預留以及角度把控皆承古法,經過不間斷投柴以及歇火后的自然冷卻,這一窯預計將在14日正式開窯。

  毗鄰青窯的風火窯也在當日迎來開窯儀式,隨著窯爐口的窯磚被敲開,窯工們用特制工具將匣缽請出窯膛,一件件“出窯萬彩”的瓷器引來圍觀游客陣陣驚嘆。

6月12日,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內的風火窯迎來了開窯。中新社記者 李韻涵 攝

  “每次開窯前我們都很不安,因為無法預料這一窯會燒出怎樣的效果,細微的溫度差別都會對瓷器燒制有很大影響。”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柴窯燒煉師傅孫厚英表示,雖然自己已有數十年經驗,但每次開窯依然忐忑。

  看著風火窯里一件件精美瓷器陸續出窯,孫厚英也興奮地告知周圍游客:“這一窯,成了!”

  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提及制瓷工序時寫道:“共計一坯之力,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從點火到開窯,一件瓷器的誕生,中間還需經歷七十二道工序。

  現如今,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和景德鎮傳統瓷窯作坊營造技藝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在古窯民俗博覽區,游客們不僅可以觀摩制瓷七十二道工序,也可以沉浸式體驗這項非遺技藝。

6月12日,印坯師傅曹遠金正在古窯民俗博覽區內向游客展示印坯技藝。中新社記者 李韻涵 攝

  “瓷泥在拉坯之后成型,但大小不一,在燒制的時候容易開裂,需要經過印坯,我專注這門技藝已近50年了。”在古窯民俗博覽區內,印坯師傅曹遠金正向游客詳細介紹制瓷的各項工序。

  “此前只知瓷器精美,原來一件小小的瓷器背后竟有如此復雜的工序,幾百年前工匠們燒窯的場景好像重現在眼前。”來自廣東的游客萬建明表示,自己此行也上手體驗了拉坯,真切感受到傳承了千年的傳統技藝就在身邊。(完)

【編輯:曹子健】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