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適老化:從看見需求 到有“標”可循
新聞1+1丨家庭適老化:從看見需求 到有“標”可循
8月2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開發布了《適老家具設計指南》的國家標準;9月1日起,《家居產品適老化設計指南》的國家標準也開始實施。
這兩份國家標準,都規定了什么內容?對規范適老化產品,能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又能如何更進一步促進適老化改造的推進?
4個月兩份相關文件相繼出臺
希望解決什么問題?
4個月的時間,兩份相關的文件相繼出臺,它們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給家居的老人帶來什么樣的變化呢?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周靜敏:高速適老化的背景下,很多老人在生活中面臨著許多問題,特別是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家具,比如桌椅、板凳、柜子,很多并不適合老人日常生活的家居,可能對老人的使用、舒適度起到一些負面作用,甚至影響安全。
《適老化家具設計指南》的出臺,從根本上給設計師提供了非常好的方向,讓設計師在這樣的框架中展開設計,對整體設計品質都會有很大提升。同時,它也更有針對性,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如果二者相比較,
《家居產品適老化設計指南》的家居產品范圍更大,更具有指導性,側重宏觀層面的建議;
《適老化家具設計指南》的家居產品范圍更小,但更加精細、具體,比如會提及尺寸、結構、材料、顏色等等。
可以說這兩份國家標準起到了相輔相成、互相補充的作用。
如何看待“偽適老化”?
兩份國家標準有怎樣的意義
可以看到整個市場上產品在不斷增加,增速也很快,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一些“偽適老化”的現象,包括產品的同質化程度高、或者說實際上設計并不專業,我們該怎樣去偽存真,去彌補這些不足?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周靜敏:之所以出現“偽適老化”,就是因為沒有標準。因此,兩份國家標準發布的意義,也在于可以剔除“偽適老化”的東西。
在這兩份國家標準里會有明確需要滿足的內容,它們規范的是最低標準、是底線,如果不能滿足這兩份國家標準,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商品。
因此,從這個角度上的,這就是這兩份國家標準意義,它們不僅提出了方向,也是一個評判標準。
推進過程中最大的障礙是什么
如何改變大家的認知?
我們在談全社會適老化改造的時候,前提就是認知上的障礙。因為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有這樣的產品,或不認為自己有這樣的需求。在推進過程中,我們最大的障礙是什么,怎么樣去改變大家的認知?
周靜敏認為,首先最大的障礙就是大家的認知。
一方面,老人本身從自尊或認知上就不接受這些,大多數老年人不服老,不希望被打上老年人的標簽,這是宣傳推廣重點。
另一方面,是否有合適的、好的產品可以拿來做宣傳,說服老年人使用,用產品打動他們,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同時,適老化設計、改造的專業隊伍是不夠的、是欠缺的,一定要培養相關人才。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適老化示范和普及都要宣傳好,才能真正把這個事情做起來。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8日 09:25:04
- 2025年08月28日 07:00:51
- 2025年08月28日 06:25:15
- 2025年08月27日 16:47:29
- 2025年08月27日 09:53:31
- 2025年08月27日 09:36:06
- 2025年08月27日 09:22:35
- 2025年08月27日 08:42:51
- 2025年08月27日 07:55:25
- 2025年08月27日 06: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