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彭州湔江堰入選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中新網成都9月10日電 (記者 何浠)記者10日從四川省水利廳獲悉,當日上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6屆國際執行理事會會議上,正式公布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中國四川省彭州市湔江堰灌溉工程成功入選,成為四川省第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湔江堰始建于西漢景帝末年(約公元前141年),距今已有超過2100年的歷史。該工程位于沱江上游第二大支流——湔江,地處彭州市境內,是龍門山系沖積扇區域具有代表性的水資源調配工程。至今,湔江堰仍持續發揮農業灌溉功能,灌區總面積約16.2萬畝,惠及彭州、新都、廣漢、什邡等多地。
據了解,湔江堰巧妙利用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優勢,采用平梁分水的技術方法,形成“湔水九分”的水網脈絡,解決了湔江來水四季不均、春旱夏澇的狀況,實現了水資源的合理調配,也充分體現了古人“灌排兼用,平分春水”的治水理念。同時,依托地下水淺的優勢,挖掘了300余眼自流泉塘,構建了地表水和地下水雙水源互濟的自流型灌溉系統,將水源不穩定的劣勢轉化為優勢。

此次申報的遺產體系及保存現狀包括水利工程遺存、非水利工程遺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三大部分。水利遺存涵蓋渠首樞紐、渠系工程、堤防工程、閘壩工程、泉源工程等。非水利工程遺存包括文翁祠、鳳儀橋、集埝橋、關口文瀾索橋,以及昌衡村等古村落和大量碑刻、文獻檔案。非物質文化遺產則融匯了古蜀王開明治水傳說、劉皇叔與香水井傳說、文翁故事和石洞堰燒燈民俗等豐富的地方敘事與文化記憶。
如今,湔江堰所在的龍門山旅游度假區憑借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成都的“后花園”,實現了水利工程與生態旅游的良性互動,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這座跨越2100多年歲月洗禮的水利工程,正向世人展示著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的偉大智慧和當代價值。(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9月11日 17:20:47
- 2025年09月11日 15:30:16
- 2025年09月11日 14:10:39
- 2025年09月11日 07:26:15
- 2025年09月10日 18:19:03
- 2025年09月10日 15:03:39
- 2025年09月10日 14:56:48
- 2025年09月10日 14:18:14
- 2025年09月10日 14:13:26
- 2025年09月10日 11: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