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研討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 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議題
中新網北京9月29日電 (記者 劉大煒)學習貫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七十周年慶祝大會系列講話精神”學術研討會28日在中國歷史研究院召開,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簡稱“中國社科院”)等機構的2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中國社科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副所長范恩實指出,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具有深遠的戰略思維和科學的統籌觀念,強調了新疆在國家戰略全局中的“五大戰略定位”,統籌發展與安全。他認為,涉疆學者要從四個方面更好推進新疆研究:加強涉疆研究機構和人員整合,提升有組織科研;勇于攻堅克難,研究關鍵問題;善于深入基層一線調研;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
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張志強也認為,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集中體現了深遠的底線思維、辯證思維與整體思維。要固本培元、守正創新、聚魂凝力,將偉大的中華民族視作生生不息、繁榮進步的文化生命體,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新疆社會穩定與長治久安奠定最堅實的思想根基。
中國社科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副研究員白帆認為,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要注重系統觀念和辯證思維。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發展要以“穩”為基礎,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處理好發展和穩定、發展和民生、發展和人心的關系。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王延中強調,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新疆工作并扎實推進邊疆治理現代化,這就要求學界及時提供有價值的相關研究成果,以更好服務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
研討會上,如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各涉疆學者重點關注的話題。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徐文華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在于正確把握“四個關系”,將各項改革發展舉措賦予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維護統一反對分裂、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重要意涵。
亦有多位學者探討新時代新疆各項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及原因。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許勤華提到,中國與亞歐地區國家在綠色能源發展方面優勢互補,具有巨大的合作潛力,通過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新疆推動地區的共同繁榮與綠色經濟增長。
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副院長昝濤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疆實踐的核心機制在于強大的國家能力,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和系統治理,以普惠共享的社會主義分配倫理保障社會整合。
當日研討會由中國社科院中國邊疆研究所新疆研究室主辦。(完)
精選:
- 2025年10月22日 19:24:14
- 2025年10月22日 18:17:48
- 2025年10月22日 16:25:49
- 2025年10月20日 21:47:34
- 2025年10月20日 21:08:58
- 2025年10月20日 15:48:03
- 2025年10月20日 11:50:26
- 2025年10月19日 20:47:01
- 2025年10月02日 10:52:29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