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三季度中國經濟有三個“不變”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等核心數據平穩運行,反映出中國經濟在復雜環境下有三個“不變”。
其一,“穩”的格局不變。這從經濟增長、價格等觀察經濟運行的關鍵指標中可見一斑。
從經濟增長看,前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別加快0.2、0.4個百分點;經濟增量達到3967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多增1368億元。放眼全球,5.2%的經濟增長水平在主要經濟體中亦名列前茅。
即便只看三季度當季,中國4.8%的經濟增速水平仍明顯高于多數主要經濟體。據測算,三季度中國經濟總量達35.5萬億元,超過了全球第三大經濟體2024年全年經濟總量。
從物價這個經濟冷熱的“體溫計”看,前三季度,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略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漲0.6%,其中9月份上漲1.0%,漲幅連續5個月擴大。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稱,物價延續修復態勢,得益于消費潛力釋放、產業結構升級和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
其二,“進”的態勢不變。不斷調優的經濟結構、有序轉換的新舊動能,凸顯這一特點。
從人工智能大模型到機器人馬拉松,從航空航天到無人駕駛,在當前的中國,那些具有創新、升級特質的產業和領域發展往往快人一步。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明顯快于全部工業;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動車組等產品產量分別同比增長29.8%、16.3%、8.6%。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達到35.9%、16.7%。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認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將繼續創造新的增長點,有效激發自主創新活力與產業升級動力,也有助于對沖下行壓力,增強上行動力。
其三,“韌”的特性不變。今年來被普遍評價為“逆勢增長”“超出預期”的外貿,尤其如此。
在貿易沖突等外部壓力有增無減的情況下,中國進出口增速逐季加快。今年一、二季度中國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1.3%和4.5%,三季度同比增長6%,已連續8個季度同比增長。前三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33.61萬億元,再創新高。
這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國堅持構建開放多元的外貿體系。前三季度,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同比增長6.2%,對東盟、拉美、非洲、中亞等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9.6%、3.9%、19.5%和16.7%。國際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是全球166個國家和地區的前三大貿易伙伴,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4個。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劉佩忠分析稱,當前中國出口對美直接和間接依賴下降、對新興經濟體出口加快增長的結構性特征更加明顯,這是中國對外貿易抵御外部不確定性的重要支撐。
眼下時間已進入四季度,沖刺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進入關鍵期。官方在強調“實現全年預期目標有基礎有支撐”的同時,亦直言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從出臺實施《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下達第四批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到加強“兩重”項目組織調度,近期中國宏觀調控正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國家統計局表示,中國有充足的政策空間、豐富的政策工具、常態化的政策儲備,能夠有效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10月22日 09:53:14
- 2025年10月21日 13:49:03
- 2025年10月21日 11:39:07
- 2025年10月21日 10:19:48
- 2025年10月21日 08:56:19
- 2025年10月20日 13:25:35
- 2025年10月20日 06:09:21
- 2025年10月17日 16:47:25
- 2025年10月17日 14:47:17
- 2025年10月17日 1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