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觀察:中國食品“出海”升級 深加工、品牌化成新優勢
中新社廣州11月3日電 (記者 蔡敏婕)“中國有很多質量很好的產品,我來這里是為了獲取新想法。”采購商阿韋爾克·阿卜杜勒卡迪爾·薩利赫(AWELKER ABDELKADIR SALIH)在廣交會食品展區內指著一款口香糖產品表示,“我想從企業那里了解更多細節,我認為可以達成合作。”
第138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正在廣州舉行,食品和特色農產品企業憑借優勢產品與創新舉措,讓“中國味道”成為傳遞文化溫度的鮮活載體,贏得境外采購商青睞,不少采購商帶上紙筆和計算器詢盤。
“這是我們首次在廣交會設立專柜,沒想到收獲這么多訂單。”韶關市曲江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黃細升表示,作為“馬壩人”故鄉和“石峽文化”發祥地,曲江區此次帶來食用菌系列、馬壩油粘米、羅坑茶三大農特產品。截至目前,本屆廣交會已收到波蘭、新西蘭等地訂單總額超1500萬美元。
據黃細升介紹,曲江區是廣東省食用菌種植規模及產量最大的縣區,真姬菇、白玉菇、杏鮑菇是當地主要出口產品,“我們擁有自主種子資源和品牌,其次水土條件優越,保障產品的天然品質。而在食用菌方面,我們不僅注重種植,還發展深加工,例如,將菇類系列加工成包點、餃子、蝦餅等即食產品,提升附加值”。

“通過這些天與境外采購商的對接,我們感受到他們對產品標準要求非常高,尤其關注配料的純凈度。”韶關市鄉村振興促進會秘書長李國騰表示,針對海外市場對精細化、深加工產品的需求與部分國家對原生態的偏好,企業將在提升附加值與滿足多元需求間尋找平衡,同時嚴格把控產品質量。
食品罐頭國際供應商漳州市陳字貿易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人頭攢動。“我們的蘑菇罐頭、荔枝罐頭、玉米罐頭等連續多年出口量居前列,產品已出口至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法國、俄羅斯、西班牙等國家。”該公司外聯三部副經理吳春秀表示,本屆廣交會外商數量明顯增多,尤其是非洲和中東客商,“展位連續兩天爆滿,成為參展期內閉館較晚的參展商之一”。
“海外市場對中國食品的信任度顯著提升,現在外商很愿意嘗試新品。”面對海外市場新需求,吳春秀指出,健康化、多樣化、定制化成為主流趨勢,企業正根據需求開發低鹽產品、水浸金槍魚及茄子等蔬菜類罐頭。憑借多項國際認證,企業已打通全球多數市場準入,而且引進智能制造系統,實現從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數字化管控。

“目前,海外對零食的需求呈現三大趨勢:低糖、綠色環保,以及結合玩具或拼圖的兒童智力開發類產品。”廣東斯威特食品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劉漢麒介紹,“我們重點推廣兒童智力開發類糖果和大健康零食,訂單量很可觀。”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出口額與去年基本持平。但隨著新興市場需求增長及國際局勢向好,預計年底將實現小幅增長,整體出口形勢向好。
在廣交會的平臺上,企業不僅收獲訂單,對中國食品“走出去”的路徑也有了深刻思考。在吳春秀看來,中國食品行業應該打造自有品牌,并且開發符合當地口味和消費習慣的產品,“通過本地化創新和品牌建設,中國食品有望在全球市場獲得更大突破”。
在劉漢麒看來,中國食品企業應著力構建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在于研發創新,我們擁有自主專利,在口味、設計上保持前沿。”他說,目前該公司在俄羅斯以及南美地區推廣自有品牌,未來將從小型零售渠道切入,逐步提升品牌影響力。(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04日 10:31:50
 - 2025年11月01日 15:09:28
 - 2025年11月01日 15:05:28
 - 2025年10月31日 17:26:35
 - 2025年10月31日 16:07:06
 - 2025年10月31日 16:01:15
 - 2025年10月31日 15:52:44
 - 2025年10月31日 15:49:56
 - 2025年10月31日 15:39:34
 - 2025年10月31日 15:37:18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