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民規模達11.08億人 互聯網普及率達78.6%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電 (記者 劉育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17日發布第5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11.08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8.6%。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主任劉郁林表示,2024年是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30周年,30年間中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創造了快速發展、成效顯著的數字經濟,形成了兼容并包、極富活力的網民群體。
報告顯示,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持續豐富。截至2024年12月,域名總數達3302萬個,國家頂級域名“.CN”數量為2082萬個;IPv6地址數量為69148塊/32,同比增長1.6%;已累計建成5G基站達419.1萬個,比上年末凈增81.5萬個;3家基礎電信企業發展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26.42億戶,占移動網終端連接數的比重達59.6%。
2024年,中國電信普遍服務和“寬帶邊疆”等相關行動讓更多農村和偏遠地區老百姓用得上、用得好網絡。截至去年12月,中國農村網民規模達3.13億人,占網民整體的28.2%。
截至2024年12月,10-19歲、20-29歲、30-39歲和40-49歲網民占比分別為13.0%、13.1%、19.0%和17.1%;50歲及以上網民群體占比由2023年12月的32.5%提升至34.1%,互聯網進一步向中老年群體滲透。
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整體發展水平穩步提升。截至2024年12月,能夠“熟練使用電腦或手機搜索、下載、安裝及配置軟件”的網民占比達43.1%,較2023年12月提升2.2個百分點。
截至2024年12月,中國網民的人均每周上網時長為28.7個小時,較2023年12月提升2.6個小時。網民較常使用的五類APP(移動應用軟件)分別是:即時通信類、網絡視頻類、網絡購物類、網絡支付類、網上外賣類。
截至2024年12月,中國非網民規模為3.01億人,較2023年12月減少1608萬人。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設備不足和年齡因素是非網民不上網的主要原因。(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8日 17:45:16
- 2025年08月28日 16:19:33
- 2025年08月28日 15:55:51
- 2025年08月28日 13:53:01
- 2025年08月28日 11:54:32
- 2025年08月28日 07:55:50
- 2025年08月28日 07:33:27
- 2025年08月27日 15:49:43
- 2025年08月27日 12:19:22
- 2025年08月27日 00: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