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徐星院士:中國已發現約380個恐龍物種位居世界第一

分享到:
分享到:

徐星院士:中國已發現約380個恐龍物種位居世界第一

2025年09月12日 13: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北京9月12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徐星研究員透露,截至2024年3月,中國已發現約380個恐龍物種,其中有效命名估計300種左右,位居世界第一。

徐星院士做恐龍研究科普報告。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值此首個全國科普月期間,作為“科學與中國——千名院士·千場科普”行動重要組成部分,由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普及與教育工作委員會主辦的“院士專家走進定點幫扶縣專題活動”,9月11日至14日在貴州和內蒙古同步舉辦。徐星院士在貴州六盤水市水城區第一實驗中學作《恐龍科學發現的故事》《尋找飛向藍天的恐龍》科普報告時透露了上述信息。

  這位著名恐龍研究專家介紹說,中國恐龍化石發現研究迄今大致可分為萌芽時期(1900-1930年)、楊鐘健時期(1930-1950年)、獨立發展時期(1950-1990年)、開放時期(1990年至今)等階段,已發現恐龍化石地分布廣泛,覆蓋新疆、甘肅、內蒙古、黑龍江、遼寧、河北、山東、河南、浙江、江西、廣西、云南、重慶、四川等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在科普報告和中學生互動過程中,徐星還寄語青少年“科學是不停出錯的過程”“科學創新的源泉是好奇心”“(科學研究)意外發現一定是給有準備的人”“科學是基于證據的人類活動”“科學總是在爭論中前行”……他希望青年學生們不要怕犯錯誤,而是要善于發現錯誤、勇于糾正錯誤。

恐龍研究科普報告后,徐星院士為青少年學生們簽名。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徐星也提醒,中國已發現的恐龍物種雖位居世界第一,但中國恐龍化石年代主要為侏羅紀和白堊紀,而更早的、一般認為恐龍起源的三疊紀的化石還頗為稀缺,希望未來通過努力能在這方面取得突破。

  他指出,中國恐龍化石研究成果,已進入世界各層級生物學、地質學教材,為人類知識體系建設做出了貢獻,“我們的自然科學工作者,未來需要做出更多貢獻”。

  徐星院士這場恐龍科普報告,只是這次“院士專家走進定點幫扶縣專題活動”的代表性場面之一。該活動以“科技賦能鄉村振興,院士引領未來教育”為主題,組織20位院士、專家深入貴州和內蒙古兩地三縣,開展一系列面向地方需求、注重實效的科技服務與教育幫扶行動。

  在科普進校園環節,中國科學院多位院士專家走進六盤水水城區與六枝特區多所中小學、內蒙古庫倫旗第二中學和第三中學,分別作《洞穴尋妖記——探尋地下生命世界》《生命是什么,我們從哪里來》《光合作用研究進展》《中國野生動物多樣性保護:從瀕危滅絕到生生不息》等系列科普講座。

  在產業幫扶與企業調研環節,多位院士專家分別圍繞“生態草牧業理念推動中國農業變革”“煤化工高質量發展”“基于離子液體的綠色新過程”作專題報告,并深入企業開展實地調研與座談,積極助力產學研深度融合與產業綠色低碳轉型。

“院士專家走進定點幫扶縣專題活動”舉行啟動儀式。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本次“院士專家走進定點幫扶縣專題活動”還面向六盤水市近200名中小學校長和骨干教師,專門組織科學教育專題培訓,多位專家分別作《人工智能賦能教育革新:從理論認知到實操應用》專題報告、《持續學習是一種愛的責任》心理講座以及講授《教孩子們認識自然》《培養孩子興趣,讓科學思維“活起來”》等課程。此外,此次活動向貴州六盤水市水城區、六枝特區以及內蒙古庫倫旗多所中小學捐贈3000余冊科普圖書。

  據悉,作為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70周年系列科普活動之一,本次“院士專家走進定點幫扶縣專題活動”由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共同承辦,還計劃于9月下旬和10月上旬繼續在江西大余縣、廣西環江縣開展,持續為鄉村振興與科學教育注入中國科學院智慧與力量。(完)

【編輯:劉湃】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