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贛江觀瀾:解鎖“中國博士縣”教育強縣密碼

分享到:
分享到:

贛江觀瀾:解鎖“中國博士縣”教育強縣密碼

2025年09月09日 19: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江西玉山9月9日電 題:贛江觀瀾:解鎖“中國博士縣”教育強縣密碼

  作者 巫發陽

  “家在故林吳楚間,冰為溪水玉為山。”一千多年前,唐朝詩人戴叔倫寫下此詩送別即將調任玉山的嚴明府;一千多年后,伴著和煦的秋風,步入江西上饒市玉山縣,懷玉山巍峨不動,冰溪河穿城而過。

  玉山縣,這座贛東北地區的小城,自古以來便以鐘靈毓秀、人杰地靈著稱,不僅有中國科舉史上最年輕的狀元——十八歲金榜題名的汪應辰,還有130余名玉山學子接連考取進士,更吸引了朱熹、趙蕃、王奕等文人墨客來此著書立說。

  近代以來,玉山縣還培養出中國胸外科奠基人黃家駟、“兩彈”功臣胡仁宇等9名院士,中國航天工程科學家胡其正、數學家謝庭藩、高能物理學家黃朝商等1000多名博士和9000多名碩士,被譽為“中國博士縣”。

  崇文尚教文脈傳千年 人才輩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玉山縣之所以可以源源不斷地培養出這么多人才,是因為玉山人已經將崇文尚教的文化融入了骨肉和血液里。”玉山縣委書記鄭國良表示,賢匯于玉、才聚如山,玉山自古是俊采星馳的寶地;賢從玉生、才宏山高,玉山始終是文脈悠長的厚土。

  始建于南宋的懷玉書院,靜靜矗立在懷玉山金剛峰南側,春去秋來、寒來暑往,聆聽了朱熹、陸九淵、呂懷等名儒講學,見證了反映朱熹理學哲學思想體系——《玉山講義》誕生,與江西白鹿洞書院、白鷺洲書院、鵝湖書院、象山書院“四大書院”齊名。

圖為懷玉書院。玉山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始建于乾隆年間的玉山考棚,由四幢建筑組成,合院式布局,兩廳相對而立,可以容納100名童生應試,不僅是中國唯一保存完整的縣試場所,更是封建社會科舉考試制度的見證者,見證了玉山文脈的傳承和發展。

  始建于光緒年間的張家花園,數十年后搖身變成玉山一中,游廊步道曲徑通幽,石舫、石池、石雕古樸典雅,白墻灰瓦的樓閣與郁郁蔥蔥的樹木相映成趣,穿著校服的高三學子捧著書走過,瑯瑯書聲給百年建筑帶來新活力。

  玉山縣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來,各級商(協)會在教育領域捐資助學超過1500萬元,這些善款被精準用于獎勵優秀學生、資助困難學生、改善辦學條件以及支持教育創新項目,惠及師生數千人,產生了顯著的社會效益。

  崇文尚教、耕讀傳家的文脈源遠流長,一代代玉山人通過勤學苦讀從懷玉山走向廣闊天地,從科舉制度下的童生、舉人、進士,到高考制度下的學士、碩士、博士,書寫了人才輩出的璀璨華章。

  實施縣域高中振興行動 差異化發展擘畫教育新篇

  近年來,玉山縣通過實施“教聯體深化”“育人資源優化”“縣中振興”“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等行動,有效推動玉山教育提質增效。

  6名學子夢圓清北,4名學子考入北體,614名學子成績突破600分大關,3650名學子超本科線,全縣本科上線率達44.2%……2025年,一張張漂亮的高考成績單生動詮釋玉山縣教育高質量發展成果。

  玉山縣教體局局長劉向陽介紹,玉山縣圍繞做優一中、做強二中、做亮樟中、做特其他目標,成功構建了特色鮮明、多元發展的辦學體系。

圖為玉山一中。巫發陽 攝

  據統計,2021年以來,玉山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連續多年保持在GDP的4%以上,累計投入校建資金11.8億元,新建、續建教育項目32個。嶄新的玉山一中、汪應辰學校、文苑學校等成了孩子們成長的樂園。

  2021年以來,8名學子光榮入選空軍飛行員,數十名學子考取國防科大等軍事院校,23名學子考取北京體育大學,還有多名學子考取中國美術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等頂尖藝術學府,體現了玉山教育體、藝、科、軍等領域全面發展格局。

  “玉山的父老鄉親非常關心教育事業發展,所以我們把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作來抓。”鄭國良表示,近年來,圍繞促進教育公平、涵養清朗生態,玉山縣實施了幼兒園搖號、中小學均衡編班、重點高中“零借讀”、公民同招等惠民政策,以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為教育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潛心育人善教治學 五千教師堅守講臺傳道授業解惑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從五代人薪火相傳、堅守山鄉教育的紫湖顏氏教育世家,到凝心聚力、助力學子斬獲優異高考物理成績的教師團隊;從懷玉山深處校園里的瑯瑯書聲,到現代化智慧課堂中閃耀的科技之光……玉山縣5300余名中小學教師,扎根方寸講臺,堅守“潛心育人、善教治學、守望初心、摯愛啟智”的信念,用青春和熱血書寫新時代教育事業的動人篇章。

  “我們推動教研、研課、研題、研學一體化,通過傳幫帶、團隊合作的方式,將優秀的教學經驗發揚光大。”玉山一中黨委書記陳朝暉介紹,從上而下形成了學生勤學、老師善教的優良風氣,自恢復高考以來,學校累計為高校輸送4萬多名學生,培養了700多位深耕各個領域的博士。

  玉山縣首屆“懷玉教育獎”奉獻獎獲得者、懷玉山小學錦溪完小負責人陳玉萍說,1989年從上饒師范學院畢業后,他就一直在鄉村教育一線工作,至今已經有36年了。從懷玉山中心小學到水閣小學再到錦溪小學,雖然工作地點一直在變,但是教書育人的初心沒有變——幫助更多的孩子通過讀書走出大山、走向外面的世界。

圖為玉山縣慶祝第39個教師節暨首屆“懷玉教育獎”頒獎大會現場照片。玉山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年來,玉山縣通過高層次人才引進、公費師范生安置、農村教師定向培養、政府購買服務崗位招聘等措施,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結構。2021年以來,玉山縣安置定向師范生311人、公費師范生77人,引進碩士研究生學歷高層次人才21人,累計建設名師工作室15個,一批批年輕教師走進校園,帶來了新思想、新方法,也為玉山教育注入了青春與活力。

  “隆學校以端士習,黜異端以崇正學”,博士村內,官溪學校的中小學生上著家風課,途徑院士路上下學;“學無止境”“今天的汗水可以透視出昨日的輝煌”,博士館內,數十位博士給家鄉學子留下殷切囑托……從家風家訓的潛移默化到博士院士的榜樣作用,崇文尚教、耕讀傳家成為每一個玉山人的文脈基因,見證著無數玉山人書寫學而優則仕的傳奇故事。(完)

【編輯:曹子健】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