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中新網評:別讓孩子只會說“包的”

分享到:
分享到:

中新網評:別讓孩子只會說“包的”

2025年10月28日 23: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 袁秀月)最近,中小學生口頭禪再度引起熱議。一位語文老師發視頻稱,在布置作業時,有學生一直說“包的”“666”“做不了一點”等網絡梗。此前,也有媒體報道,網絡黑話已成為中小學生嘴邊的常用語,有的甚至被學生寫進作業和考試答卷。

  網絡用語、網絡熱梗并非新現象。互聯網發展的這些年,無數網絡熱梗走紅,形成一代年輕人的特有表達。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普及以及短視頻發展,網絡熱梗的影響正延伸至中小學生群體,由此引發外界擔憂。批評者認為,網絡熱梗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人文素養。也有觀點認為,每代人都有自己的語言風格,不用過度緊張。

  事實上,技術發展帶來的語言變化,已成為整個社會都要面對的問題。在信息洪流中,我們要警惕的不是孩子會說網絡梗,而是他們只會說網絡梗。

  這中間的度特別重要。對中小學生來說,他們因為社交需求、認同感、好奇心、趣味性等因素,了解網絡用語無可厚非,畢竟誰的青春沒有過“非主流”時期。但如果孩子不只是說著玩,而是沉迷在網絡、短視頻中,張口閉口都是熱梗,甚至影響學習,那就值得警惕了。語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識、是素質,語言能力弱,不僅說不好、寫不好,還可能會影響思考問題的能力。

  還有人質疑,詩詞和成語平時又用不到,為啥要學?網絡用語表達更高效、更新,為啥不能學?快餐和經典可以并存,但快餐永遠取代不了經典。課本里的詩詞和成語,不是花架子,也不是老掉牙,而是智慧的結晶、文化的精髓。它會在你人生的某個時刻,發出應有的光亮。

  在幾乎人人都刷短視頻的今天,應對這一問題并不容易。更需要家校配合,尤其家長要以身作則,合理引導孩子使用電子產品、認識網絡用語;學校也要及時糾正不良習慣,同時創新語文教學,讓孩子體會到文字之美、文化之美。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在流行與經典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表達。(完)

【編輯:周馳】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