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跨越那片山與海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7天前,徐露與阿盧曉波以尾波沖浪的獨特方式點燃主火炬,實現驚艷世界的“水火相融”奇觀。而如今,位于秦皇湖中央的成都世運會主火炬已熊熊燃燒了7天,本屆世運會也進入到愈加激烈的中盤爭奪戰。
作為開幕式現場兩名主火炬手之一的徐露,以一枚女子尾波滑水自由式項目金牌結束了自己的本屆世運會之旅。但她的搭檔阿盧曉波卻沒有等到自己在世運會的亮相機會——作為中國滑水隊的替補選手,這位21歲的彝族小伙子最終未能參賽。阿盧曉波曾是一名田徑中長跑運動員,后因一次偶然的跨界選才機會,于2015年轉項成為滑水運動員。
一次既有驚喜又有遺憾的世運會之旅,在阿盧曉波看來是難得的人生歷練。他說自己依然會時刻做好準備,保持最好的狀態,等待機會的到來。“對很多人來說,難的就是堅持不到那一刻。我經歷過這些,靠的就是不服輸的勁撐過來的。”
面對質疑永遠相信自己,跨越那片山與海的阿盧曉波,終會迎來屬于自己的閃亮時刻。
與奧運賽場絕大多數選手運動生涯主攻一項的“專一”不同,世運會賽場的“跨界”選手非常多,這其中既有比賽項目的跨項,更有不同職業的跨界。
在本屆世運會開幕式上擔任中國體育代表團旗手之一的郭丹,是中國首位在輪滑世錦賽、世界杯和世運會全部登頂的選手,也是一位“輪冰雙棲”選手——在轉練速度滑冰后,她連續站上了2018年平昌和2022年北京兩屆冬奧會的舞臺。
此次來到成都,已退役一年又選擇復出的郭丹沒能站上領獎臺,但這位35歲的老將依然覺得收獲滿滿,她希望借世運會舞臺讓更多青少年看到“滑行的快樂”,“不要給自己設限,要不斷探索與突破。對熱愛最好的詮釋就是堅持。”
面對困難用堅持打破藩籬,跨越那片山與海的郭丹,依然會在人生舞臺演繹精彩。
從軟件工程師到世運會首金獲得者需要多久?瑞士徒步定向選手里卡爾多·蘭坎的回答是“45分22秒”。以這個成績獲得成都世運會定向男子中距離賽冠軍的蘭坎,其本職工作是測試機器人,但他幾乎每天都會抽出時間進行定向訓練。起源于瑞典的定向運動每次比賽地區、地形、線路等都不相同,所以該項目沒有世界紀錄,運動員對比賽的成績也沒有精準預期。但正是這種不確定性,讓蘭坎和所有參與定向運動的人樂在其中。
“開賽前,你永遠不知道自己要面對什么,直到你拿到地圖出發,就像是一場冒險。”蘭坎如此評價自己鐘愛的這項運動,“最具挑戰的是要在未知環境中堅持到最后。參加定向運動可以為生活打開新維度。”
面對未知用勇氣探索征途,跨越那片山與海的蘭坎,會一直為目標全力以赴。
跨界、堅守、拼搏、圓夢……成都世運會賽場內外的勵志故事,每天都在精彩上演。無論是即將年滿72歲還勇奪本屆世運會男子室外拔河640公斤級比賽金牌的英國木匠理查德·約翰·基特利,還是全部由學生、警察、教師等業余愛好者組隊收獲世運會史上首枚龍舟金牌的印尼龍舟隊,或者是將在本屆世運會后轉投速度滑冰項目的中國輪滑名將張振海……他們都在奮力跨越橫亙在征程或是心中的那些艱難險阻,山海雖闊,終究攔不住奔赴夢想的腳步。
世運會所蘊含的多元和包容精神,正是體育的魅力所在。中國運動員在蓉城盛夏所展現出來的勇敢、頑強、拼搏甚至是松弛感,映射出新時代中國體育持續高質量發展的蛻變。參加成都世運會的中國體育代表團321名運動員中,教師、學生、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自由職業者約占三分之二,顯現出近年來我國體育人才體系改革構建的新格局。
體育的魅力,在于提供了無盡的可能性,讓每一個參與者都能感受到成長的喜悅與超越的快樂。恰如國際奧委會主席考文垂在發給成都世運會的賀詞中所言,世運會展現了體育運動跨越文化的強大力量。跨越那片山與海,世運會運動員們一定會銘記體育所帶來的快樂,去享受和回味屬于自己的時刻。
(本報成都8月13日電)

- 專題:第十二屆世界運動會
體育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8日 17:01:19
- 2025年08月28日 15:57:35
- 2025年08月28日 15:34:30
- 2025年08月28日 10:53:24
- 2025年08月27日 16:06:21
- 2025年08月27日 10:28:33
- 2025年08月27日 10:18:27
- 2025年08月27日 10:14:13
- 2025年08月27日 06:15:26
- 2025年08月26日 14: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