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貿港打造新時代對外開放重要門戶
南海之濱,千帆競發。
當全球經貿格局深度重構,當中國開放大門越開越大,海南自貿港的使命非比尋常。
1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省三亞市聽取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工作匯報時強調,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戰略目標,就是要把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
這一定位,蘊含著深遠的戰略考量。

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當下,中國正加快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高標準建設海南自貿港,是中國以實際行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宣誓,為全球發展注入更多動力和確定性。
海南自貿港將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全島封關運作,將實施以“‘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
這是海南2020年獲批自由貿易港之后,又一次巨大跨越。目前,海南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最大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唯一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
“封關”不是“封島”。
海南自貿港的特殊價值,在于其連接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獨特地位。
一方面,它是國際商品、資本、人才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戶;另一方面,它也是中國企業出海的橋頭堡。
在數字經濟時代,海南還在探索數據跨境流動的制度安排,這充分體現了政策導向的精準性與自貿港數據安全有序流動的制度優勢。
當前我國對外開放已從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對外開放的廣度、深度不斷拓展。
海南自貿港的核心競爭力,在于要素的跨境自由便利流動。海南構建以“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和“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動”為主要特征的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
這不是簡單的政策洼地,而是旨在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銜接的合規機制。
從全國首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到“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海關監管創新……諸多改革創新舉措,彰顯著頂層設計之下海南“摸著石頭過河”的敢闖敢試。
數據顯示,自貿港政策落地以來,海南實際使用外資1025億元,年均增長14.6%。境外直接投資97.8億美元,年均增長97%。新設外資企業8098家,年均增長43.7%。
封關后,海南將敞開一扇通往全球的“便捷之門”,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政策紅利正在轉化為發展動能。2024年,海南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2776.5億元,同比增長20%,增速居全國第4位。其中,出口額首次突破千億大關。
從發展態勢上來看,海南經濟空間廣、潛力大,自由貿易港“1.0時代”的政策布局已基本完成,正加速邁向以“全島封關”為標志的“2.0時代”。
新一輪增長動能將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旅游消費,而是依托自貿港政策紅利,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拿現代服務業來說,2024年海南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遠高于GDP增速。現代物流、現代貿易、現代金融等已成為自貿港經濟的關鍵引擎。
此外,全國一流種業、深海、航天創新力量也加快在海南集聚。
這不只是產業結構之變,更是產業層次的明顯提升。其目標,正是推動海南產業從產業鏈的局部參與,到成為全球產業鏈上的“關鍵少數”躍升。
站在新的歷史關口,海南自貿港的探索不僅關乎一島一域的發展,更肩負著為中國更高水平開放探路的歷史使命。在中國新發展格局中,海南正牢牢占據更具獨特性和不可或缺的價值高地。
(“三里河”工作室)
- 專題:三里河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09日 13:46:44
- 2025年11月06日 12:59:31
- 2025年11月05日 14:52:40
- 2025年11月04日 10:31:50
- 2025年11月01日 15:09:28
- 2025年11月01日 15:05:28
- 2025年10月31日 17:26:35
- 2025年10月31日 16:07:06
- 2025年10月31日 16:01:15
- 2025年10月31日 15:52:44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