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疾控局: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時間減少2天,可節省30%的資源
中新網北京11月12日電 (記者 李純)12日,中國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常繼樂在北京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此前公布的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條措施進行解讀。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當日就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全力抓好當前疫情防控處置工作舉行新聞發布會。
針對調整和優化措施中對密切接觸者的管理措施,從原來的“7+3”(7天集中隔離和3天居家健康監測)改成“5+3”(5天集中隔離和3天居家隔離),常繼樂表示,相關調整是根據對不同時期主要流行毒株相關特點進行研究而得出的。他指出,“我們從第一版(防控方案)開始,一直到第九版和到現在的優化版,原來是14天,后來變成‘14+7’,后來是‘7+3’,現在是‘5+3’,是這樣漸進的過程。”常繼樂指出,“這個過程聽起來少了2天集中隔離,這2天可以省出約30%的集中隔離資源。”

關于“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這一調整,常繼樂表示,評估發現,次密接的陽性檢出率很低,大概是3.1/10萬,通過及時判定和管控密切接觸者,能夠降低次密接的陽性率。根據該情況,次密接不判定可以節約很多服務保障的資源。
針對“取消中風險區的判定”的調整,常繼樂表示,經過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實踐應用以及7月、8月的評估,發現中風險區的陽性檢出率為3/10萬,風險較低,同時,中風險區劃定后管控的人員較多,在這種情況下,兩害相權取其輕,決定取消中風險區。
常繼樂當日還對高風險區外溢人員從7天集中隔離調成7天居家隔離進行了解讀。他指出,外溢人員的風險經評估約為4.9/10萬,但其均在風險區域劃定后7天內檢出。把高風險區外溢的人員7天集中隔離改為7天居家隔離,系考慮到社區便于管控,同時節省集中隔離資源。
此外,針對閉環管理作業的高風險人員從原來的7天集中隔離或者居家隔離7天,改成5天居家健康監測,常繼樂表示也是經過實踐和評估后的調整,“發現在閉環管理的高風險人員,如果嚴格執行閉環管理措施,陽性感染率很低,只有1.6/10萬。”常繼樂說。
常繼樂強調,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條措施要求更科學、更規范、更快速地開展防控,把該管住的重點風險要管住,該落實的落到實處,該取消的也堅決取消,充分利用好現有的資源提高防控效率,更好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完)

- 專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9日 06:34:38
- 2025年08月28日 21:07:47
- 2025年08月28日 17:45:16
- 2025年08月28日 16:19:33
- 2025年08月28日 15:55:51
- 2025年08月28日 13:53:01
- 2025年08月28日 11:54:32
- 2025年08月28日 07:55:50
- 2025年08月28日 07:33:27
- 2025年08月27日 15:4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