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中華|非遺)針尖跳芭蕾 千年蜀繡添彩世運
中新社成都8月13日電 題:針尖跳芭蕾 千年蜀繡添彩世運
作者 王利文
當運動員站上成都世運會領獎臺,胸前獎牌“竹光”綬帶上,蜀繡點綴的世運會標識在織錦間流轉。蜀繡,這門傳承千年的指尖技藝,正在世界舞臺寫下東方美學注腳。

四川盆地濕潤氣候與岷江、沱江滋養沃土,使古蜀成為桑蠶重鎮,孕育“錦繡”雙絕:蜀錦以蠶絲織就彩色提花,蜀繡則施藝于錦緞等面料之上。作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蜀繡以針線細密、色彩典雅著稱,所繡大熊貓、錦鯉、九寨山水等栩栩如生,講究“針腳整齊,線片光亮,緊密柔和,車擰到家”。
“蜀繡針法有百余種,甚至‘一根線能劈成八十絲’。”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蜀繡代表性傳承人孟德芝的工作室里,《魚戲蓮葉圖》展現著針法巧思:錦鯉鱗片轉出明暗,蓮葉脈絡呈現出流動感。她從事繡藝40余年,一些作品融合傳統針法與亂針,宛如攝影作品在綢緞上重現。

正值世運會在蜀地舉辦,蜀繡“彩蛋”隨處可見。如開幕式上,引導牌以竹編為基,銀花絲勾芙蓉花型,蜀繡與漆藝共同“繪就”會徽及參賽國家和地區名稱;引導員旗袍以蜀繡繡出圖案,與下擺芙蓉花相映。
而在3厘米寬的成都世運會獎牌綬帶上繡微縮會徽,堪稱“針尖芭蕾”。領銜繡師魯莉團隊先將底料緊繃于繡架,確保繡面平整如砥。繡制時,繡娘的指尖得像“長了眼睛”,發絲粗細的絲線在方寸之間游走。為保證圖案邊緣平滑,她們特意用“藏針”技巧,起針從紋樣邊緣內穿出,收針藏于線跡之下。顏色過渡處更是考驗功夫,要計算好每一針摻入的顏色,嚴格控制在1-8針的范圍內換色,實現自然過渡。
以色列蹦床運動員羅特姆·阿米海(Rotem Amihai)接過獎牌時,聽志愿者介紹這是中國蜀繡后,觸碰綬帶邊緣的指尖放慢了動作。“它的顏色柔和又透著力量,原來小小的絲線能創作這樣的藝術。”他輕晃獎牌感嘆,這一織物承載著中國手工藝人的心意,“它很柔軟,卻把不同國家的人連在了一起。”

傳統技藝正融入新科技。蜀菁館繡工根據數字轉化的設計稿繡制大熊貓,設計耗時大幅縮短;其“步步生花”系列高跟鞋將蜀繡紋樣與現代鞋型結合,成為年輕人青睞的潮物。如今漫步成都街頭,蜀繡絲巾、車掛、冰箱貼、擺件等文創產品,成為各地運動員和游客能帶回家的“巴蜀記憶”。
“2023年成都大運會時,我們繡有太陽神鳥紋樣的‘大運青城山水絲巾’引發搶購熱潮。”成都世運會特許授權合作商、成都市靖繡緣蜀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賀靜介紹,從賽事禮品到日常物件,蜀繡產品正以高品質、親民價吸引大眾。
成都世運會獎牌總設計師吳福來則希望,國際友人觸摸到中國手工藝的溫度時,既能感受到賽事的榮譽,也能觸摸到中國文化的肌理。(完)

- 專題:第十二屆世界運動會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8日 13:20:05
- 2025年08月28日 09:25:04
- 2025年08月28日 07:00:51
- 2025年08月28日 06:25:15
- 2025年08月27日 16:47:29
- 2025年08月27日 09:53:31
- 2025年08月27日 09:36:06
- 2025年08月27日 09:22:35
- 2025年08月27日 08:42:51
- 2025年08月27日 07: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