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香港設計師余婳:一針一線織華服,心系云南不了情

分享到:
分享到:

香港設計師余婳:一針一線織華服,心系云南不了情

2025年09月06日 11: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昆明9月6日電 題:香港設計師余婳:一針一線織華服,心系云南不了情

  作者 羅婕

  從昆明到香港,從熱愛美術到成為華服設計師,余婳以針線為筆,以布料為卷,用二十余載的堅守,編織著“華服夢”,在一言一行中聯結滇港情。

  20世紀80年代末,年僅8歲的余婳跟著母親從昆明移民香港。起初,說著云南話、剛學會漢語拼音的她,一時陷入“語言困境”,既聽不懂廣東話,也不適應英文課堂。“當時感覺自己像‘聾啞人’,只能靠看電視和上課慢慢學和聽。”

  那時,手中的畫筆是余婳最珍視的伙伴,也成為她接觸新環境的支點。“家鄉的藍天白云、豐富色彩,是我最早的美學啟蒙。”從小展露的美術天賦,最終指引她考入香港理工大學時裝設計專業,開啟設計生涯。

  2005年大學畢業后,初出茅廬的余婳以獨立設計師身份創業,后重返母校攻讀碩士學位。從童裝、男裝到運動服、制服,她很快在香港設計界嶄露頭角。

余婳在位于香港一家百貨公司的服裝店中,整理服裝及配飾。 余婳 供圖

  2008年北京奧運會香港馬術比賽制服和香港龍舟總會、香港杰出青年協會等制服的設計,皆出自余婳的手筆,憑借不斷努力,她先后獲評“全港時尚專業女性獎”“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等獎項。

  真正讓她“出圈”的設計,是為香港海關首位女關長何珮珊打造的長衫禮服。這是香港紀律部隊中唯一一個采用中式設計元素,擁有官階、金屬肩章的旗袍禮服。“能設計這件禮服,我既榮幸又自豪。”她說。

  “女人一生該有三件旗袍,分別承載青春靚麗、溫柔典雅與溫暖慈祥。”余婳深耕服裝設計多年,創立以自己名字為核心的品牌“嫿 Mary Yu”,主打旗袍設計并跨領域嘗試珠寶設計,作為華服穿搭中的點睛之筆。

  在港生活長達三十余年,余婳對家鄉云南的眷戀卻從未減退。上學時,她幾乎每年暑假都回鄉探親,至今珍藏與云南同學的書信。

  這份對家鄉的深情,轉化為她推廣云南文化的動力。作為第十三屆云南省政協委員、香港云南旅港同鄉會董事,余婳將云南各民族元素融入華服設計,還致力于增進滇港兩地的文化交流。

  2024年,余婳加入云南海外聯誼會(下稱“云南海聯會”)。在她看來,這里是海外同胞與家鄉聯結的重要橋梁。

  正如余婳所見,云南海聯會成立三十余年以來,依托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區位和資源優勢,積極推動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服務云南經濟社會發展。“云南海聯會匯聚了眾多港澳臺地區的云南籍鄉親,這份鄉情紐帶將我們緊緊系在一起。”她說。

  依托中國—南亞博覽會、世界云南同鄉聯誼大會、東盟華商會等重大開放平臺,越來越多港澳臺僑界代表人士受邀來滇考察交流、商洽合作。余婳也是通過云南海聯會,充分了解家鄉的最新發展,結合自己的事業,為云南發展貢獻力量。

香港曾璧山(崇蘭)中學師生到云南大理大學交流。 余婳 供圖

  余婳積極發揮云南海聯會成員作用,為滇港交流活動牽線搭橋。今年4月,香港曾璧山(崇蘭)中學的30余名師生來到云南昆明、大理參訪交流,先后走進民族團結示范村大理南五里橋村、云南陸軍講武堂等地,與大理下關一中師生同上一堂課,在西南聯大博物館復原教室同唱一首歌。

  不僅如此,在余婳的贊助支持下,參訪學生還參與云南交流學習團攝影比賽。“游人如織的昆明老街”“與洱海一樣藍的云南天空”“夜幕下的大理古城”被學生們的鏡頭一一記錄。“很多小朋友首次到云南,看到美景、感受多元文化后,特別興奮。”余婳希望以此讓滇港兩地年輕一代多走動、多了解,加深情誼。

  “面向未來,我們更需增強對新一代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作為“華服守護者”,余婳將繼續前行,讓更多人透過她的作品,看到中華文化之美,感受滇港交融之暖。(完)

【編輯:胡寒笑】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