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格桑花”:把法治陽光灑向草原牧戶
中新網鄂爾多斯9月8日電 題:草原上的“格桑花”:把法治陽光灑向草原牧戶
中新網記者張林虎
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的草原上,有一位司法“老兵”格外忙碌。她曾是邊疆軍營里英姿颯爽的女兵,如今是基層司法所里守護公平正義的“法律衛士”。
她叫吉米斯,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司法所所長,一位用軍人本色詮釋司法為民的“最美退役軍人”。從軍營到草原,從軍裝到制服,她始終把法治陽光灑向牧民家中,把溫暖關懷送到百姓身邊。

褪戎裝不褪本色
“在馬蘭基地服役的日子,教會我不服輸、能吃苦,這是我一輩子的財富。”翻看辦公桌上那張泛黃的軍旅照片,吉米斯眼中滿是懷念。照片里,年輕的她身著軍裝,站在新疆烏魯木齊市馬蘭某基地的訓練場旁,笑容堅定。
服役期間,吉米斯參與邊疆維穩、新兵訓練等重要任務,風里來雨里去,從不叫苦。憑借過硬的素質,她先后榮立集體三等功,被評為優秀士兵、優秀訓兵班長,獲得3次嘉獎。這段軍旅生涯,不僅練就了她堅韌不拔的意志,更培養了她嚴謹細致的作風,而這些品質,成了她日后從事司法工作的“敲門磚”。
2015年,吉米斯脫下軍裝,走進鄂托克前旗司法局敖勒召其司法所。面對社區矯正、人民調解、普法宣傳等陌生領域,她發揚軍人“啃硬骨頭”的精神:白天跟著老同事跑現場、學調解,晚上抱著法律法規書籍“充電”,甚至利用休息時間備考,最終取得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證書。
很快,吉米斯從門外漢成長為業務骨干,連續多年在司法行政目標考核中獲評先進個人。“軍裝脫了,但軍人的擔當不能丟。”吉米斯說。

守初心解民之憂
“吉所長,要是沒有你,我和兒子真要鬧到法庭上了。”2023年,一位70歲的蒙古族老人握著吉米斯的手,激動得眼眶發紅。原來,老人與兒子因草牧場和家畜處置起了爭執,雙方互不相讓,甚至差點動手。吉米斯得知后,先后5次上門走訪,一邊用蒙古語拉家常、聽訴求,一邊講解法律法規,最終讓母子倆解開疙瘩,達成和解。
這樣的調解故事,在吉米斯的工作中很常見。她常說:“每起糾紛背后都是一個家庭的難處,既要講法理,更要暖人心。”
2024年初,吉米斯為遭受家庭暴力的王女士提供法律援助,幫其拿到離婚判決和3.3萬元撫養費;同年,她又牽頭調解23名外來務工人員的欠薪糾紛,為大家追回10萬余元工資。
多年來,吉米斯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300余件,為貧困婦女、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50余起,受益群眾超3萬人。牧民們都說:“有吉所長在,咱們心里就踏實。”

創新普法的“急先鋒”
“姐妹們,遇到家暴別害怕,法律就是咱們的靠山。”在鄂托克前旗的牧民定居點,吉米斯帶領婦女維權講師團開展講座,用通俗易懂的蒙古語講解法律知識。
為了讓法治意識深入人心,吉米斯還琢磨出不少“新招”——2023年,她聯合當地婦聯推出《“典”亮生活》民法典線上巾幗微宣講,把晦澀的法律條文編成短視頻,用生活案例解讀,播放量超3萬次。在社區矯正工作中,吉米斯創新“紅牌懲戒、藍牌獎勵”機制,每月測評、動態管理,還建立了“社區矯正家園”線上學習監管群,線上跟進幫扶,幫助矯正對象重歸社會。
如今,吉米斯又有了新計劃:完善調解機制、開發新媒體普法內容、為社區矯正對象定制個性化幫扶方案……“草原需要法治守護,群眾需要貼心服務,我會一直做下去。”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吉米斯也有愧疚,她因工作忙碌常常加班到深夜,沒法接送孩子上下學。但她總對孩子說:“媽媽在幫更多人解決困難,這是值得的。”
從軍營到草原,從退役軍人到司法所長,吉米斯就像草原上的格桑花,堅韌而溫暖。她用行動證明:褪下軍裝,初心不變;立足崗位,擔當永恒。(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9月09日 16:42:02
- 2025年09月09日 16:04:52
- 2025年09月09日 12:57:25
- 2025年09月09日 11:01:36
- 2025年09月09日 10:43:09
- 2025年09月09日 10:10:51
- 2025年09月09日 10:00:10
- 2025年09月09日 08:06:59
- 2025年09月08日 21:37:45
- 2025年09月08日 16: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