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運會)“海歸”隊長彭靜:以體育之名尋根 為熱愛“最后一舞”
中新社成都8月10日電 題:“海歸”隊長彭靜:以體育之名尋根 為熱愛“最后一舞”
作者 單鵬
綠茵場上,棍網球運動員如離弦之箭疾馳。中國女子棍網球隊隊長彭靜快速突破防守隊員,揮棍勁射,球應聲入網,看臺瞬間沸騰……10日,成都世運會女子棍網球第7名爭奪賽,彭靜為中國隊打入了兩粒精彩進球。
“能在最后一場進球特別開心。賽前教練讓我多拿球、多射門,今天終于做到了。”賽后她難掩激動。
彭靜1992年出生于中國湖北,2歲隨父母移居美國。15歲時,她拿起棍網球球桿,自此與這項運動相伴18個年頭。比賽之余,彭靜的工作是在美國明尼蘇達州運營青少年春季棍網球聯賽及錦標賽。
她與中國隊的緣分,始于2019年某個深夜發給當時中國隊教練的一封自薦郵件:“你好,我是Jing,華裔美國人,打中場,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幫上忙”。短短幾行字,幾周后便把她帶進了中國隊的訓練營。

6年來,彭靜時常往返兩國。回中國集訓和比賽的日子,讓她深切感受到文化根脈的牽引。小時候,彭靜的父母以“自律、奉獻”要求她,彭靜總覺得這套中國式教育與身邊的美國同學格格不入;可越長大,彭靜越能欣賞中國文化里那份克己與擔當。她曾在采訪中談道,身披中國隊戰袍,是一種文化歸屬,“我想讓更多像我這樣的‘異鄉人’知道,無論身在何處,永遠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家’”。
在成都世運會,6年前那封深夜郵件仍在回響——彭靜以隊長身份率領年輕的中國隊征戰。8支參賽隊中,除東道主中國隊外皆是世界勁旅。彭靜把這次寶貴的參賽資格稱為“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賽前,她特意提前1個月從美國飛回國內,把在美國學到的比賽體系、戰術理解和訓練理念向年輕隊員傾囊相授。
3場小組賽,中國隊先后不敵英國隊、日本隊和加拿大隊。10日的比賽中,中國隊以5:19不敵愛爾蘭隊,最終位列第8名。“我們本希望最終分差能更小一些。無論如何,每個人都拼盡了全力。”彭靜認為,成都世運會是一次難得的歷練,“對手那種快速流暢的傳球配合,正是我們要追趕的。”
棍網球是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之一。這項起源于北美印第安部落的運動,在中國仍屬小眾項目。但彭靜欣喜地發現,在奧運帶動下,參與棍網球的中國青少年正在增多。她的部分隊友在上海、北京等地擔任教練,希望在青少年中發掘更多好苗子。
成都世運會或是彭靜最后一次代表中國隊出戰世界大賽,她坦言計劃暫別賽場、回歸家庭。而談及3年后的洛杉磯奧運會,她眼中又閃爍起期待:“如果有機會,我當然非常想試一試。”(完)

- 專題:第十二屆世界運動會
體育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8日 17:01:19
- 2025年08月28日 15:57:35
- 2025年08月28日 15:34:30
- 2025年08月28日 10:53:24
- 2025年08月27日 16:06:21
- 2025年08月27日 10:28:33
- 2025年08月27日 10:18:27
- 2025年08月27日 10:14:13
- 2025年08月27日 06:15:26
- 2025年08月26日 14: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