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民歌大觀”走進西南聯大舊址 抗戰歌聲再響“春城”

分享到:
分享到:

“民歌大觀”走進西南聯大舊址 抗戰歌聲再響“春城”

2025年09月07日 20: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昆明9月7日電 (陸希成)今年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7日,民歌大觀第38期“弦歌不輟致勝利”西南聯大抗戰歌集走進西南聯大舊址——云南師范大學,用12首抗戰時期傳唱的歌曲,再現80多年前中國知識分子以歌為槍、以文抗戰的崢嶸歲月。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當云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生導師、彝族女高音歌唱家、一級演員歐陽麗梅領唱的《松花江上》在西南聯大舊址響起,悲愴的旋律將時間拉回1937年。彼時,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師生從淪陷的北平、天津出發,南渡西遷,歷經艱險,抵達云南昆明。他們推著獨輪車運送圖書、背著試驗設備南行,把中華文脈的火種從戰火紛飛的華北護送到西南邊陲。

圖為民歌大觀第38期“弦歌不輟致勝利”西南聯大抗戰歌集。視頻截圖

  當時,云南雖盡力保障西南聯大校舍建設,奈何財力物力有限,只能一切從簡,師生生活艱苦:鐵皮屋頂的教室,一下雨就叮當作響;茅草屋頂的宿舍,一刮風就簌簌掉草;空襲警報響起時,師生們抱著書稿躲進防空洞、跑到郊外,以天地為課堂。

  艱難困苦中,西南聯大依然弦歌不輟。彼時,大批文化機構內遷昆明,使之與重慶、桂林并列抗戰三大文化中心。文協會、劇團云集,進步刊物競相創刊,抗日救亡歌詠運動如火如荼。西南聯大師生應聲而起,自發組建歌詠隊,唱響《黃河大合唱》《游擊隊歌》《太行山上》等抗戰歌曲,歌聲從校園到街巷,從集會到廣播電臺,激蕩云嶺大地。

  本期民歌大觀中,《保衛黃河》《游擊隊歌》《太行山上》《旗正飄飄》《五月的鮮花》《青春舞曲》《長城謠》《青年歌》《念故鄉》等抗戰歌曲再度響起。“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當年的愛國壯歌今成追思,“敵人從哪里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里滅亡”——昔日檄文化作警鐘長鳴。

  “同學們,大家起來,擔負起天下的興亡。”云南師范大學西南聯大合唱團集體唱響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畢業歌》。80多年時光流轉,青春之聲依然嘹亮。當年,面對民族危亡,西南聯大1100余名師生先后投筆從戎,用行動詮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如今,新時代青年在同一片土地上傳承先輩精神,用歌聲接續家國情懷。

  “萬里長征,辭卻了五朝宮闕。暫駐足衡山湘水,又成別離。”壓軸曲目《西南聯大校歌》將本期民歌大觀推向高潮。這首采用《滿江紅》詞牌,由羅庸作詞、張清常作曲的歌曲,記錄了三校南渡西遷的史詩歷程。云南師范大學西南聯大博物館館長李紅英介紹,西南聯大師生曾帶著這首校歌在云南多地巡回演出,所到之處,無數青年深受感召,自發加入抗戰宣傳隊伍。

圖為云南師范大學西南聯大合唱團演繹《西南聯大校歌》。視頻截圖

  當日,第十二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在昆明舉行。遠道而來的百余位華文媒體代表及港澳臺僑界人士和民歌大觀的觀眾們,一起聆聽抗戰歌聲、重溫西南聯大崢嶸歲月。80余年前的救亡歌聲與當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脈搏同頻共振,為新征程凝聚起更加磅礴的精神力量。

  “民歌大觀”云南民歌展演系列活動由中共云南省委宣傳部指導,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中國新聞網、中國新聞社云南分社主辦。旨在向海內外受眾展示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文化,打造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推廣民族文化的知名品牌和跨國文化交流推廣的優質載體,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自2022年推出至今,全網播放量已突破4.75億次。(完)

【編輯:田博群】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