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銀川市段)實現生態蝶變 繪就黃河流域亮麗名片
中新網銀川9月7日電 (記者 李佩珊)秋風送爽,這幾日,一群候鳥在寧夏銀川市的黃河灘涂上空翩躚起舞,與清澈的河水、金色的灘涂共同構成和諧美景。昔日熟悉的“母親河”,正煥發出新的光彩。記者了解到,通過系統性生態治理,黃河銀川市段不僅風景愈發秀美,其水生態環境質量也實現歷史性提升,一條人水和諧的“生態長廊”正成為黃河流域最耀眼的風景線。

近年來,銀川市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市為目標,聚焦流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堅持再生水資源化的“用水”思路,源頭治理、中段提升、末端兜底的“治水”思路,河湖共治、流域共建共享的“護水”思路,修訂《銀川市水資源管理條例》,穩步推進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以再生水循環利用破題,銀川市在水資源節約高效利用上出新招,先后建成2座再生水廠,再生水規模已達42萬噸/天。同時,銀川市用水權確權交易監管二級平臺上線,精準核定農業、工業、養殖業用水權,引導水資源向價值“高處”流。
為加強河湖共治,銀川市在全面提升流域水生態環境上出硬招。通過“截污水、控排口、治支流”保障黃河干流水質,并完成5座污水廠提標改造。銀川市對277個干流排污口實現溯源監測,實施“一口一策”分類整治,統一編碼、歸口管理,整治率達100%。同時,通過“消黑臭、控面源、增生態”等措施,銀川市完成流域內9條共30.5公里黑臭水體綜合整治,成功修復七子連湖等10余個重要濕地,串聯形成民眾親水打卡點。
與此同時,銀川市以水權改革、排污權改革、碳排放權改革為契機,建立與水資源稟賦相適應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發展“三都五基地”(“中國新硅都、世界葡萄酒之都、算力之都”三大產業高地和“新型電池制造基地、智能終端材料和半導體材料生產基地、高端奶產業基地、枸杞精深加工基地、能源轉型示范基地”五大產業基地)等新產業,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污染等“兩高”項目,以綠色低碳發展呵護黃河生態名片,為黃河(銀川段)生態健康拓展容量。
數十年接續努力,黃河(銀川段)水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成為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麗風景線。銀川市先后成功入選全國首批19個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名單和全國再生水利用重點城市名單,完成全國首筆河湖生態再生水利用置換用水權交易。
河湖共治夯實了產業轉型升級基礎,有力助推了流域經濟綠色發展。據統計,銀川2022年GDP較2013年增長115.4%,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8.3%、40.0%,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65,實現節水綠色發展。
作為西北地區沿黃城市群核心城市,銀川市水污染治理及美麗河湖建設進程具有區域性、代表性,可為西北缺水地區統籌水資源保障與水環境治理提供經驗范式。2024年12月,黃河(銀川市段)入選生態環境部第三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如今,通過統籌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協同共治,銀川市構建起“一河連多湖、多湖連溝道、河湖相貫通”的美麗河湖流域格局,真正實現美麗河湖人民建,美麗河湖為人民。(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9月07日 16:34:03
- 2025年09月07日 11:59:45
- 2025年09月07日 09:00:32
- 2025年09月06日 14:23:19
- 2025年09月06日 12:18:10
- 2025年09月05日 23:07:02
- 2025年09月05日 16:35:23
- 2025年09月05日 16:30:10
- 2025年09月05日 12:11:52
- 2025年09月05日 11: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