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博展出300余件套實物400余張照片呈現“國際友人與中國抗戰”
中新網北京9月7日電 (記者 應妮)埃德加·斯諾的紅軍八角帽、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名單、飛虎隊飛行員穿過的制服、白求恩的《自畫像》……“國際友人與中國抗戰——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專題展”將于9月9日正式開幕,300余件套實物、400余張照片共同帶領觀眾重溫那段血火交織的崢嶸歲月,珍存這份用鮮血和生命書寫的國際情誼。

展覽分為“報道·發聲”“軍事·戰斗”“救護·醫療”“援助·捐贈”四個單元,系統展示抗日戰爭中那些跨越種族與國界的人性光輝和全世界正義力量共同鑄就的并肩作戰的精神豐碑。其中,既有在南京大浩劫中守護人類良知的最后防線、用生命庇護中國難民的國際友人,也有通過募捐活動、將戰略物資源源不斷運往抗戰前線的民間組織;既有救死扶傷、用手術刀延續抗戰火種的國際醫療人員,也有不畏炮火、以筆為劍傳遞正義之聲的外國戰地記者;既有激戰長空、用熱血澆鑄中俄友誼根基的蘇聯紅軍英烈,也有不畏艱險、以鋼鐵之翼開辟駝峰航線的美國飛虎隊員……
在7日的預展現場,策展人黃黎表示,展覽希望展現“他人之眼”中的中國抗戰,很多展品和圖片是首次展出。其中包括一批俄羅斯駐華大使館提供的檔案資料,詳細記錄了蘇聯在抗戰初期對中國的重要援助,包括物資運輸路線、參戰人員及犧牲細節等,如“Z”計劃是蘇聯為援助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所采取秘密行動的代號,蘇聯于1937年10月開始先后秘密派遣軍事顧問、援華志愿航空隊和技術人員到中國援助抗戰,2000多人次輪流參與飛行任務,236名飛行員在中國戰場英勇犧牲。

“飛虎隊”全稱為“中國空軍美國志愿援華航空隊”,1941年8月正式成立,從1942年5月到1945年9月,盟國通過“駝峰航線”運到昆明的戰略物資達80多萬噸,中美空軍墜毀和失蹤飛機500余架,犧牲和失蹤飛行員1000多名。展覽現場一架按照1:2比例制作復原的P-40戰斗機模型如同蓄勢待飛。
展廳設計方面,該展形式設計郝俊山介紹,整個展覽采用紅色與灰色為主色調,入口主題墻以大面積紅色營造激昂氛圍,內部展區則采用沉穩的灰色系,象征抗戰時期所面臨的壓迫與艱難環境,各單元中穿插明快顏色,寓意在艱苦環境中人民心中的堅定信心與必勝決心。同時還進行了場景復原如彈痕墻、白求恩的手術臺等。

展覽由國家文物局、國家檔案局、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主辦。(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9月08日 13:55:24
- 2025年09月08日 11:17:40
- 2025年09月08日 11:04:47
- 2025年09月08日 09:35:01
- 2025年09月07日 16:34:03
- 2025年09月07日 14:41:14
- 2025年09月07日 11:59:45
- 2025年09月07日 09:00:32
- 2025年09月06日 14:23:19
- 2025年09月06日 12: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