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鄉村)從廢棄礦區到“天上宮闕” 江西“仙俠山谷”引客來
中新社江西上饒9月6日電 題:從廢棄礦區到“天上宮闕” 江西“仙俠山谷”引客來
中新社記者 李韻涵
白露節氣將至,位于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望仙鄉的望仙谷景區內余暑未消。夜幕降臨,懸崖邊上的民宿千燈亮起,好似“天上宮闕”,穿著漢服的游客穿梭于山谷間,仿佛踏入“仙俠世界”。

坐落于靈山北麓的望仙村曾是花崗巖板材生產基地,這里擁有世界罕見的環狀花崗巖峰林地貌,鼎盛時期曾有近200條花崗巖生產線。但由于無序開采以及工藝落后,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在無序開采石材之時,不僅空氣中粉塵很多,峽谷溪水都成了‘牛奶河’。”廣信區望仙鄉望仙村黨支部書記徐思林回憶道,面對遭到破壞的生態環境,當地政府在2007年關停了望仙鄉的石材加工產業,同時針對石材產業遺留的廢棄礦坑和破損山體啟動修復工程。
除生態修復外,望仙鄉還引進文旅公司,逐步將望仙谷打造成一個集山水人文景觀、民俗體驗、活動演藝于一體的度假旅游區。時至今日,廢棄的礦坑成為“懸崖咖啡館”“峽谷觀景臺”,曾落差120米的裸露巖壁也通過建設棧道、民宿、燈光秀等,成為“懸崖上的仙俠世界”。
“隨著景區不斷建設運營以及‘懸崖上的仙俠世界’在網絡平臺的爆火,不僅讓當地民眾吃上了‘旅游飯’,也促進了周邊鄉鎮上下游行業發展,還有很多在外務工的本地村民紛紛回來創業。”徐思林表示,目前周邊鄉鎮民眾開民宿超千家,農家樂近四百家,當地受益民眾達10萬人,戶均年增收約25萬元(人民幣,下同)。

“在返鄉之初是開民宿,后面也開了漢服館,現在又開了一家餐館,憑借地道鄉土風味,節假日高峰期時,餐館一天營業額能達到5萬元。”作為望仙鄉土生土長的青年,吳文強是第一批返鄉創業青年,在創業幾年間,事業版圖不斷擴大,僅靠民宿一年便有超200萬元營收。
“鄉村振興不是一個人的孤軍奮戰,而是一群人的彼此照亮。”返鄉創業青年王斌也看中了望仙谷旅游潛力,并瞄準追求舒適體驗的游客客群,在望仙谷開了一家“輕奢+自然”的精品度假型民宿。此外,王斌還計劃打造當地最大的戶外營地,把望仙文化以及傳統手藝展現給更多人。
“我喜歡中國風景和村莊,這個地方很美麗也很神奇,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與建筑之間的美妙聯系。”來自厄瓜多爾的克里斯琴(Cristian Fernandez)利用假期游覽中國,在社交平臺小紅書上瀏覽了望仙谷的照片后便前來“打卡”。
據了解,2024年望仙谷接待游客量超310萬人次,其中省外游客占80%,年輕游客占70%。同時望仙谷也逐步推進海外市場,2024年海外游客超15萬人次。(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9月07日 16:41:05
- 2025年09月07日 14:40:50
- 2025年09月07日 11:50:39
- 2025年09月06日 22:11:31
- 2025年09月06日 15:12:25
- 2025年09月06日 11:42:11
- 2025年09月06日 11:00:07
- 2025年09月06日 10:23:04
- 2025年09月05日 14:10:30
- 2025年09月05日 13: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