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專家共論臺灣光復:中華兒女的共同榮光
中新社湖南懷化10月30日電 (付敬懿 張楊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原戰略部研究員、北京大學特聘教授陳宇30日在湖南懷化表示,從乙未戰爭的義旗到臺灣義勇隊的鋼槍,臺灣光復的歷史是一部全體中華兒女共御外侮的抗爭史,更是一部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團結史。
第十八屆黃埔論壇當日舉行。在“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組成部分”分論壇上,與會專家指出,抗戰勝利、臺灣光復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屢遭外來侵略的民族恥辱,是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和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榮光,不容任何人詆毀或篡改。兩岸要堅持正確的二戰史觀,堅定維護二戰勝利成果,攜手實現民族復興。
在中華民族反抗外來壓迫歷史進程中,臺灣同胞從未缺席。臺灣振興中華民族文化暨經濟促進協會會員郭斯維說,日本殖民統治臺灣半個世紀之久,臺灣民眾的抗爭從未停止,犧牲者超過60萬人。臺灣的血淚與抗爭、覺醒與奮進,始終與大陸的命運緊密相連。
上海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博士后鄭中立表示,臺灣及澎湖得以重回祖國版圖,是中華民族經過空前慘烈、血淚交織的抗日戰爭,犧牲了無數先烈換來的勝利。
南京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表示,臺灣光復是中國作為獨立主權國家對失而復得的領土行使主權的過程。彼時中國政府在臺灣接受日本投降,并以駐軍、去殖民化、發行貨幣等方式行使主權,在此過程中,兩岸在經濟、教育等方面的聯系不斷加深。而所謂“兩岸互不隸屬”論調是典型謬論,嚴重擾亂臺灣民眾特別是青年的認知。
浙江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肖如平認為,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不僅與二次大戰期間中美英等國家簽署的國際文件相悖,也違背了抗戰勝利后臺灣回歸中國這一早已被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歷史事實。(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10月31日 14:50:37
- 2025年10月31日 12:40:30
- 2025年10月31日 10:35:02
- 2025年10月31日 08:22:52
- 2025年10月30日 22:52:54
- 2025年10月30日 17:14:25
- 2025年10月30日 16:57:55
- 2025年10月30日 16:55:15
- 2025年10月30日 14:56:05
- 2025年10月30日 13:08:37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