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守磚人”費廣業:以收藏守護歷史記憶
中新網大連10月31日電 題:大連老花磚收藏家費廣業:以收藏守護歷史記憶
中新網記者 楊毅
在大連,有一位被稱作“守磚人”的創業者,他叫費廣業。從執教17年的初中數學教師,到全國知名的老花磚藏家,他用腳步丈量大江南北,用積蓄守護文化瑰寶,以一己之力為老花磚筑起“保護墻”,讓這些承載著歷史記憶的老物件,留住了一段獨特的文化風貌。

費廣業與老花磚的緣分,始于一次偶然的邂逅。在營口熊岳鎮明清一條街,一個鑲嵌著老花磚的老式炕柜,讓他瞬間駐足——磚上精致的紋路、濃郁的年代感,仿佛打開了一扇通往舊時光的大門。
費廣業出生于大連瓦房店市農村,2001年參加工作后成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在三尺講臺上激情燃燒了17年青春歲月。雖然長期在校園之中,多年來,他遍尋民間,默默收藏老花磚,希望以實際行動“搶救性保護”一段特定時期的歷史文化風貌。
“我查閱資料了解到,老花磚生產、流行的時代主要在1915年-1935年,最初始于歐洲,后來輸入到印度、東南亞地區、日本、中國東北地區。20世紀二三十年代,老花磚在中國東北等地特別流行,是財富家庭的象征,它們通常鑲嵌在墻壁、炕柜、桌椅上。”說起老花磚的掌故,費廣業如數家珍。

出于熱愛,從2022年起,費廣業開始四處搜尋、求購老花磚。從營口、錦州、沈陽、長春、四平、遼源,到廣州、汕頭、上海、廈門、泉州……他搜羅、收藏老花磚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而在此過程中,他發現了一個“緊迫問題”。“我發現,存留于國內的老花磚正在迅速流失。原來,20世紀90年代以來,有一批人從東北地區、閩南地區大量收購老花磚,賣到日本、新加坡等地。”費廣業了解該情況后,收藏老花磚的念頭更加迫切,從單純的個人喜愛上升為一種要保留、保護那段特定時期的歷史記憶,以及本地區文化風貌的責任感。
為了收藏老花磚,費廣業不辭辛勞,不惜重金。有一次,他從老花磚收藏圈中得知吉林遼源一位藏友手里有很多老花磚,其中幾款是他夢寐以求的。于是,他幾經輾轉,終于聯系上了對方。“那位藏友平時很忙,經常出差,好不容易聯系上了,他卻說第二天就要出國,除非我當天就能趕過去……”于是,我放下手頭所有工作,當天中午出發,驅車八九個小時與他見面深談,最終花費20余萬元將其買下。費廣業說,將這些老花磚運回大連的那天晚上,他感到無比踏實。
目前,費廣業已收藏了幾百個品種、上萬片老花磚,品類之全、數量之多全國罕見,是大連乃至中國老花磚最大藏家之一。“老花磚價格較高,便宜的每片幾十元錢,珍稀的每片數千元。”費廣業告訴記者,他收藏過程中經常被感動,一些國內藏友為了不讓老花磚外流,主動放棄賣高價機會,將許多珍稀品類半賣半贈給他。

如今,費廣業位于西崗區南斗梧桐巷的二層小樓里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老花磚,以及鑲嵌著老花磚的古舊家具,步入其中,頓有時光穿梭、記憶重現之感。費廣業希望在大連開創一家“花磚博物館”,不僅能夠填補這一獨特收藏領域的空白,還能充分展示彩瓷文化,展現特定歷史時期的生活文化風貌與審美偏好。
“希望能早日讓‘花磚博物館’的夢想落地,讓老花磚從私人收藏變成公共文化財富。”費廣業的話語里滿是期待。在他看來,這些歷經歲月沉淀的老花磚,不僅是個人收藏的熱愛之物,更是承載城市記憶、點亮文旅未來的重要載體,而他愿做那個“守磚人”,讓這份獨特的文化魅力在大連綻放新光彩。(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10月31日 14:50:37
- 2025年10月31日 12:40:30
- 2025年10月31日 10:35:02
- 2025年10月31日 08:22:52
- 2025年10月30日 22:52:54
- 2025年10月30日 17:14:25
- 2025年10月30日 16:57:55
- 2025年10月30日 16:55:15
- 2025年10月30日 14:56:05
- 2025年10月30日 13:08:37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