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避免未成年人誤入“醫美陷阱”
合力避免未成年人誤入“醫美陷阱”(無影燈)
最近,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指出,未成年人生理發育沒有成熟,審美觀處于形成階段,易受外界宣傳等因素影響,過早醫美容易造成身體和心理的創傷,也容易出現效果與預期不一樣的情況。因此,不建議未成年人做醫美。
隨著醫美行業快速發展,一些不良商家和機構利用消費者渴望迅速變美的心理,通過虛假宣傳、發布醫美廣告、非法行醫等手段牟取暴利,甚至有的機構鼓吹“白幼瘦”等畸形的審美觀,給消費者帶來較大的健康風險乃至經濟損失。尤其是一些未成年人為了追求“高顏值”,盲目沖動整容,往往造成終身遺憾。
醫療美容的本質是醫療行為,提供醫療美容服務的必須是醫療機構。所謂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而生活美容只是在皮膚的表面進行美容,其特點是“不針刺、不開口、不流血”。生活美容機構開展醫療美容服務,是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的。然而,不少美容機構故意模糊概念,違規開展醫美項目。例如,宣稱“輕醫美”不開刀、恢復快、費用低,屬于“快餐式美容”,可以讓“變美像喝咖啡一樣簡單”。這樣的說法淡化了潛在醫療風險,容易讓消費者產生錯覺,認為“輕醫美”就是“美容護理”。其實,很多“輕醫美”也屬于醫療行為。所謂“微針”“微創”等概念,不過是營銷噱頭。
值得警惕的是,網絡上一些錯誤觀點正在侵蝕未成年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例如,有的社交媒體故意制造“容貌焦慮”,販賣“鎖骨放硬幣”“A4腰”“精靈耳”等畸形審美標準,引發部分未成年人盲目效仿追捧;有的機構鼓吹“變美要趁早,莫等紅顏老”“顏值即正義,美貌即成功”等觀點,誘導青少年盲目跟風整形,導致“美容不成反毀容”。一些醫美機構為了吸引未成年人做醫美,甚至推出“醫美貸”“零首付變美”等套路,讓一些孩子深陷債務漩渦、痛苦不堪。事實上,按照有關法規,未經監護人同意,執業醫師不得為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然而,一些機構卻常常“打擦邊球”,在未征得監護人同意的情況下,隨意為未成年人提供醫美服務,導致醫療糾紛時有發生。
醫美行業的發展,既承載著人們對美的追求,也肩負著守護健康的責任。強化對未成年人的保護,避免未成年人誤入“醫美陷阱”,不僅關系到醫美行業的健康發展,也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有關部門應加強源頭治理,建立常態化聯動執法機制,通過“行業禁入”“巨額罰款”等方式提高違法成本,嚴厲打擊不具備資質的機構和人員從事醫美行為。同時,為了最大限度保護未成年人,有關部門應將涉及未成年人整容規定中的“監護人同意”進一步細化,防止“監護人同意”淪為形式。例如,醫美機構為未成年人實施整形,應由監護人親自到場,簽署知情同意書;醫美機構對涉及未成年人的整形行為要主動上報,接受監管部門定期監督檢查。
愛美是人之常情,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權利。但是,如果追偏了、求過了,就會適得其反、深受其害。盡管美的標準千差萬別,但健康美、自然美是人類的“最大公約數”。在追求美的路上,安全與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希望全社會共同行動起來,倡導和培育健康自然的審美追求,幫助未成年人建立正確的審美觀,拒絕“外貌焦慮”,讓孩子們健康、自信、快樂地成長。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也許,那些與眾不同的“小瑕疵”,恰恰是最珍貴的生命印記。“最小干預,最大尊重”,才是對待自己容顏最溫柔的方式。
白劍峰
《人民日報》(2025年10月31日 第 17 版)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10月31日 14:50:37
- 2025年10月31日 12:40:30
- 2025年10月31日 10:35:02
- 2025年10月31日 08:22:52
- 2025年10月30日 22:52:54
- 2025年10月30日 17:14:25
- 2025年10月30日 16:57:55
- 2025年10月30日 16:55:15
- 2025年10月30日 14:56:05
- 2025年10月30日 13:08:37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